11月15日下午,張全興院士工作站暨南京大學研究生協同培養鹽城基地簽約及揭牌儀式在鹽城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教授張全興,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王振林,鹽城市副市長蔣巍出席儀式。
活動中,張全興院士與亭湖區副區長張素東,我校環境學院副院長張炳與亭湖區委常委、環保科技城黨工委書記孫慶樹分別為共建院士工作站和研究生協同培養基地簽約。張全興院士與蔣巍副市長、王振林副校長與亭湖區委書記夏思軍分別為院士工作站和研究生協同培養基地揭牌。
院士工作站揭牌
研究生協同培養基地揭牌
張全興院士表示,針對我國相繼出現的“白色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等環境問題,結合鹽城市特點和亭湖區的良好產業基礎,院士工作站將開展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製備與應用產業化,致力於構建“種植—養殖—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的綠色循環發展模式,服務美麗鄉村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工作站將加大創新資源的統籌整合力度,推進多學科團隊協同融合,突出核心技術研發,佈局建設應用示範基地,加快成果應用與推廣,踐行習總書記“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號召。
張全興講話
王振林副校長代表南京大學對張全興院士工作站和研究生協同培養基地的揭牌表示祝賀。希望院士工作站推進跨學科團隊合作,聚焦核心技術研發,加快成果應用推廣,為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業績。希望15名鹽城基地學生經過強化實踐培養,成長為既有理論知識又有行業適應能力的創新型、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王振林講話
蔣巍副市長指出,院士工作站、協同培養基地簽約、揭牌,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行動,也是鹽城加快招才引智、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有效路徑。希望亭湖以項目的簽約為契機,圍繞“十四五”發展規劃,以產業鏈構建創新鏈,以創新鏈部署產業鏈,以南京大學的創新資源帶動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加快形成生態、環境等優勢產業和新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蔣巍講話
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創新創業與成果轉化工作辦公室、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環境學院相關負責人,鹽城市科技局、亭湖區委、區政府、環保科技城以及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南京大學鹽城環保技術與工程研究院相關人員參加儀式。